资讯详情
“北溪”管道谁炸的?俄罗斯立案调查!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大涨,这个冬天怎么过?
2022-09-30 15:30:00
管道北溪

近日,丹麦军方公布“北溪”天然气管道海上管线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泄漏的现场画面,天然气不断喷涌,形成直径超过1公里的“气泡圈”。据悉,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之时,“北溪-1”天然气管道也发生了泄漏。


随后瑞典测量站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


丹麦能源机构主管克里斯托弗·伯特绍说,泄漏规模非常大,修补泄漏点的工作可能需要一周。“海面上充满了甲烷,这意味着泄漏区域发生爆炸的风险增加”。因此丹麦当局要求所有船只避开现场方圆5海里内海域。


29日最新消息,瑞典海岸警卫队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处泄漏点。


01北溪管道疑被故意破坏


对此,俄联邦安全局侦查部门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俄总检察院提供的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相关的涉嫌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案件展开初步调查。


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也说,“北溪”管道的紧急状态事关欧洲能源安全,不排除事故是破坏活动所致。并敦促各方搞清楚“北溪”管道损坏的来龙去脉以及“谁将从中受益”后再得出结论。


俄罗斯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将于莫斯科时间30日22时举行关于北溪管道遭破坏的紧急会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竭力破坏欧洲能源合作,为此使用了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手段。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就此事发文称,针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为似乎是为了进一步破坏欧盟的能源供应,肇事者将被追究全部责任并付出代价。


博雷利在代表欧盟27国发表的声明中说,任何对欧盟能源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欧盟将给予强有力的回应。欧盟将支持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并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欧盟能源安全的韧性。


德国政府确信“北溪”管道泄漏并非自然发生或材料老化所致,而是“有针对性的袭击”。瑞典、丹麦两国首相说,“北溪”管道泄漏“显然是有意为之”。


挪威首相斯特勒表示,“我们收到的信息让我们进一步怀疑,“北溪”管道泄漏是故意行为。我们认为情况很严重。政府加强了挪威大陆架的防备和安全。”


02北溪管道泄漏危害大


据悉,欧洲能源消费中占比最大的三项为原油、天然气、煤炭,而在这三种能源上欧洲都依赖进口。俄罗斯则是欧洲能源的主要供给国。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进口的俄气总量为1550亿立方米,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的45%,占欧盟天然气总消费量的40%。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叠加乌克兰天然气管道减少输气的风险上升,加深了欧洲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大涨。


分析人士认为,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对荷兰TTF明年交付的天然气期货价影响较大。“北溪”管道无法运营将影响明年欧洲的天然气供给,使天然气价格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


“北溪”管道谁炸的?俄罗斯立案调查!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大涨,这个冬天怎么过?
图片来源:pixabay


德意志银行的大宗商品专家迈克尔·布卢门罗斯(Michael Blumenroth)称,泄漏事件让欧洲在冬季前通过“北溪-1”获得天然气的期望,彻底化为乌有。现在市场已经很清楚,未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更多的天然气流经这两条管道。


即使欧盟的天然气储备量已达到85.58%,完成了欧盟11月1日前达到80%库容率的目标。但以目前的储存水平为起点,IMF测算认为,欧盟冬天(11月初到3月底)的消费量需要下降约12%,方可以堪堪可以度过这个冬天。


03能源危机加剧


此事件让欧洲第一场寒流提前到来。经合组织日前警示了欧洲冬季能源不足的风险。如果来自非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未能如期实现,或者因寒冷冬天对天然气需求增加,欧洲能源短缺可能显著增加。


这些冲击或导致2023年欧洲经济增长较基线水平降低1.25个百分点以上,并使通货膨胀率提高超1.5个百分点,许多欧洲国家或在2023年陷入衰退。


在持续的能源危机下,欧元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降至48.5,低于预期的48.8和前值49.6,为27个月来新低。


由于高通胀率和飙升的能源费用没有缓和的迹象,GfK研究所表示,德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下滑至-42.5,市场预期为-39.0,并连续第四个月创下历史新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导致欧洲一些企业外移,美国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地。


例如,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的氨和氮产品制造商OCINV本月宣布,该公司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扩建一座氨气工厂。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也已在得克萨斯州投资了一家生产热压块铁的工厂。


标普全球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表示,欧元区与能源成本相关的价格压力显著加剧不仅企业业务状况出现明显恶化,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已经转移到能源和生活成本上,进而打击了需求面,限制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复苏,对欧洲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来自 外跨研究中心、外市场综合整理自金融时报,东方财富网,新华财经环球时报,极目新闻,北晚在线等
相关推荐